本論文刊登于國家知識產權局主管期刊
《中國發明與專利》
胡海國 丁志新
深圳市世紀恒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摘要:如何提高專利的質量,可以從專利布局時機、專利布局策略、溝通協同機制、質量審核機制四個方面入手。本文對以上四個方面進行闡述,結合實踐中的經驗,形成提高專利質量的途徑。
關鍵詞:專利布局專利質量
中圖分類號:G306?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基于目前國內外對于高質量專利的評價體系和指標綜合來看,高質量專利應具有較高水平的技術價值、專利穩定性強、權利要求保護范圍廣、市場價值高、未來潛力大等特點。如何提高專利的質量,綜合來看,可以從專利布局時機、溝通協同機制、專利布局策略、質量審核機制等幾個方面入手。
01|專利布局的時機
企業的專利布局應當以企業自身的商業戰略為基礎,在進行產品規劃和市場規劃的同時即應進行專利布局規劃,在產品立項之后和研發之前即應開始思考如何進行專利布局。[1]專利布局時機的選擇是和專利布局的整體規劃緊密結合的,而專利布局的規劃直接體現于專利與產品的關系。
針對專利布局時機通常會采取早期布局和晩期布局以及全周期布局的三種方式。企業對新技術進行預研階段應采取早期專利布局;企業完成研發時可以實現晩期布局。
眾所周知,企業的發展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早期布局雖然不確定因素較多,但是未來潛力巨大。早期布局是前瞻性,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出發,經過概念和方案階段產生的多種技術選擇方案進行篩選,并根據市場的動向以及市場發展階段的研究,精選出最優的方案并進行申請。
而晩期布局處在專利價值的上升期,通常企業十分重視晩期布局。晩期布局在經過大量的實踐之后,發明創造從概念逐步固化,并可形成完整的技術方案申請專利。這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即從實際需求——形成概念——構架方案——產品開發——專利化。部分技術方案的可行性已經得到驗證,甚至有些產品已經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由于這兩種選擇都有其優點和局限性,故有的企業采取全周期式的布局,從而對其產品所處的領域形成技術壁壘。如果僅僅重視晚期布局,則有可能面對的現有技術和抵觸申請使得專利權的獲得尤其困難,未能及時將本來可作為殺手锏的最佳實施例申請專利,造成不必要的專利資產流失。而忽視早期布局,將直接導致各種潛在的機會流失。
圖1 戴森無葉風扇的專利布局時機
例如圖1為戴森公司無葉風扇的專利布局時機,該公司于2004年開始研發無葉風扇,隨著產品研發的不斷推進實施了全周期式的專利布局,逐年針對無葉風扇的關鍵技術(如:電機結構、電機控制方法、噴嘴、密封結構等)申請和布局了大量專利,從而對產品形成了高質量的專利保護。
02|選擇合理專利布局策略
專利布局包括專利布局管理、專利布局組合策略兩部分。在實踐中,企業如何進行有效的專利布局,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程。同樣,專利布局管理也是考驗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的指標。沒有好的專利布局管理機制,很難產生高質量的專利,這直接影響企業盈利空間和后續發展。
專利布局管理,是對專利的創造布局、專利的保護布局、專利的資產布局、專利的運營布局四個方面的統一管理。[2]專利布局管理需要協同合作的全流程管理,是企業綜合產業、市場和法律等諸多因素,對專利的有機結合,涵蓋了企業利害相關的時間、地域、技術和產業等維度,構建了較為嚴密的專利保護墻,最終形成符合各個企業的有利格局的專利組合。
專利布局得當可以起到延長產品的專利保護周期的作用。專利布局時間的把握,即什么樣的專利什么時候出現,需要重點研究。通過案例分析國內外先進企業進行專利布局的時機和模型,有助于形成對專利布局的全面認識,有利于企業選擇相應的專利組合策略。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狀況靈活采取與自身情況相適應的專利布局策略。
專利組合是指一個處在共同控制下,具有明顯區別又相關的單項專利的戰略性集合。其中相關性是專利組合的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征,關聯性弱和無關聯性的專利結合也可能會存在,雖也可稱為專利組合,但是實施的效果還有待論證。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靈活運用專利戰略,采取與企業發展現狀相適應的專利組合策略,對其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由于各個企業的發展水平不同、技術積累各異、管理結構有差別、規模不一樣、從業人員多樣,選擇合適的策略組合模式能逐步優化企業的知識產權水平,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采取何種組合策略將直接決定專利價值的高低。
專利布局應靈活運用專利組合策略,充分發揮專利組合的特征,即專利組合的規模與專利組合的多樣化。首先是專利組合的規模特征,法律賦予專利的壟斷權具有時效性(一般為20年)與保護范圍,專利組合的規模效應就是利用組合中的相互關聯性,將專利要求范圍不斷外擴,形成一張完整的保護網。這種聚合式的大保護網由于擁有巨大的保護范圍,可以有效狙擊專利回避設計等,專利組合同時具有威懾作用。其次,專利組合的多樣性,其能有效降低創新不確定性導致的風險,可以通過更廣泛地保護不同的研究技術,來防范與技術相關的事前不確定性;因其多樣性可以拓展研究自由度;[3]防范未來市場的不確定性。
但是,專利組合的規模性和多樣性在實際操作中是存在矛盾的:增強專利組合的規模效應,則會削弱其多樣性,并增大未來不確定性造成的風險;提高專利組合的多樣性,則會影響專利間的相關性,得到的只是到處是“洞”的專利保護盾牌(所謂的“瑞士奶酪1”效應),削弱專利組合的市場力量。[4]
為了應對這種矛盾,應增加專利組合中的構成專利數量,規模效應與所擁有的專利數量是成正比例的。專利數量可算是專利組合的“重量”,從根本上決定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將多種單一專利經過精心策劃形成專利組合所增加的期望邊際收益似乎總是大于其邊際成本,單項專利僅僅是作為一種投入來構建和維護專利組合。企業對專利組合策略的選擇是其內生發展的必然性決定的。
(瑞士奶酪1是形容意外事件能夠發生,只是湊巧同時穿過每一道防護措施的漏洞,猶如層層奶酪中湊巧有一組孔洞的集合,能讓一束光線直接穿過。)
以申請階段和審査階段的溝通為例,充分溝通有助于專利代理師了解申請人的真實意圖,確定專利撰寫時的側重點和撰寫要點,幫助企業達成其戰略目標;充分溝通有利于專利代理師全面了解擬申請專利保護的技術內容、從而確定合理的保護范圍。專利代理師在撰寫階段應該發揮出積極主動性,在明確企業申請的真實意圖之后,還應了解申請人在相關領域的在先申請情況,避免因雙方溝通不暢導致申請時機的延誤以及其他缺陷;充分溝通有利于企業的商業秘密保護。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專利代理師雖然也懂技術,但是并非了解申請人技術領域的所有情況,充分的溝通能避免發明人(申請人)錯把“本公司的公知常識”當成了“本領域的公知常識”,從而擺脫了需要被保護的技術點被認為是技術公知常識而在申請文件中公之于眾的尷尬,亦或者因考慮到是現有技術而不在申請文件中描述這些內容,從而造成說明書公開不充分。
與申請階段專利代理師和發明人之間的溝通相比,審査階段的溝通則是溝通協同機制的重、難點。良好的溝通有利于雙向互釋,提高專利申請的審查結果走向,良好的溝通有助于平衡申請人的合法權益和公眾的利益,專利代理師是審査員與申請人之間的紐帶和潤滑劑,當然,專利代理師并非一個“傳聲筒”,而是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申請人維護自身權利的同時,和審査員一起維護公眾的利益;良好的溝通能使專利案件趨于讓步和妥協,減少訴訟的出現。
專利審査并非簡單的駁回與復審等形式,而是雙方的博弈與妥協。只有建立在良好的溝通之上,才能最終促成一件專利的產生。審査員每天閱讀申請文件、理解發明、檢索,然后發出審查意見通知書,收到答復后,閱讀意見陳述書或者修改后的文件,繼而再次發出審査意見通知書,直到案件終結,完成工作??此茖彶閱T的工作是在文件與文件的傳輸中進行的,和人打交道較少,但是究其根本,文件的背后是為之努力的人,實際上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圖2 高質量專利溝通協同機制
因此,審查人員要做好與專利代理師(或申請者)的溝通,這樣既能使專利審查減少對簿公堂的出現,又能提高專利審査的效率,促進國家的創新活動。
高質量專利的產生是建立在構建有效的專利溝通協同機制上的,是研發人員、專利管理人員、專利代理師、專利審査員共同推動的。四者的分工各不相同,但是又環環相扣,一方出錯,將導致“奶酪效應”的產生,造成專利質量的不確定因素頻發。
提升專利的質量需要以上四方面人員的配合和共同努力,具體包括研發人員的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企業專利管理人員的專利挖掘和布局、專利代理師的高質量申請文件和審查意見答復、專利審查員的細致嚴謹審查,構建有效的協調機制,以積極的溝通、交流促進共同營造出一種具有創新性的環境,每個步驟都井然有序、每個人都各司其職。
如圖2所示的高質量專利溝通協同機制中,對于專利的全生命周期過程,多方協同配合,箭頭指向表示該類人員需要參與的相關工作環節,同時也需要各方面人員具備專業的素養和敬業精神,努力促進這種協同制度,形成高質量的專利成果。
04|完善專利質量審核和評審
專利作為技術研發成果的重要載體,已成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科技資產中兼具科研價值和經濟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切實提高專利質量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隨著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不斷推進,我國的專利申請量進入高速增長的快車道,但是專利“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
專利質量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各方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的結果。在專利質量審核評審之前,我們一定要厘清專利質量的內涵,它直接關乎到專利質量評價標準及其評價指標的選擇。根據當前的研究,專利質量內涵的界定主要是從專利的技術性、法定性和商業性三個方面進行的。
專利的技術性是指專利是否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三個特征,其中創造性最為重要,其與專利技術質量高低有直接關系。法定性是指被授權的專利在何種程度上符合專利法規定的專利性標準。商業性則突出關注專利的實施是否具有經濟前景和經濟價值。這三個方面從不同的角度對專利質量做出了全面的分析,對于科學合理地評價專利質量提供了參考依據。清楚了專利質量的評價維度,結合各方的專利質量審核以及專利質量評價指標,對提升專利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隨著人們對知識產權的重視,加之國內外知識產權環境的變化,專利申請量逐年攀高。面對新的形勢、新的任務、新的要求,國家知識產權系統高度重視專利質量提升工作。同時,由于專利代理機構案件數量的激增以及代理客戶對專利質量的高度重視,專利代理機構成立專利質量審核部門成為一個趨勢。
以深圳市世紀恒程知識產權代理公司(以下簡稱恒程)為例,其服務于美的集團、平安科技、柳汽、江淮動力、歌爾聲學、招商銀行等知名企業,這些大客戶對專利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恒程為了提升公司整體案件質量水平和業界的口碑,并出于實現公司長期可持續穩定發展的戰略需要,成立了質量管理部門,進行機構的專利質量審核工作。
恒程的專利質量管理部門由質檢經理和數名質檢專員組成。質量管理部經理負責公司專利管控及專利質量管理體系構建。恒程在明確專利管理部門的職責范圍之后,還建立了規范化的規章制度,如案件質量抽審制度、代理人評級制度、核稿人考核制度等。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強有力抓手,隨著中國專利申請量逐年上升,低質量專利問題給專利管理和科技評價帶來了極大的困擾。眾多研究者認為構建一套客觀、科學、全面、實用的專利質量評價指標是目前的當務之急。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專利質量審核評審機制,但是所有的評價機制均看重技術性的評價指標,如被引次數、技術強度、科學關聯度等,這是由專利的本質決定的。專利質量的高低是由整個體系來決定的,只有重視每一個環節的質量,才能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變量,專利質量才會有較大的提高。
完善的專利質量審核和評審是在源頭保障專利質量的重要手段,申請人的自我審核是一個不斷思考的過程,有助于申請人對專利進行完善與改進。涉及專利的審核和評審包括對技術交底書的提交和評審、對專利申請文件審査答復的審核、對海外申請專利的評審、對專利運用的評審,對專利運營和最終放棄的評審。
圖3|專利質量審核和評審示意圖
一件專利的產生會經歷研發、專利申請、專利審査、專利授權等過程。每一個過程都是申請人能否獲得授權的關鍵,尤其是申請階段的專利申請人的質量審核尤為重要。專利申請人的審核是其對自身專利的一次全面的檢驗。同時,專利申請人對專利代理師工作的審核也納入到審核之中,審核專利代理師的專利申請書的撰寫質量等,有利于雙方的雙向互査,從而保證專利申請的質量。
專利代理師的審核建立在對申請人的交底文書的質量審核以及對撰寫文件的自我審査雙向互査的基礎上。高質量的專利申請文件具有主題明確、內容翔實、權項有效、保護恰當的顯著特性,是獲取有效且穩定的專利權保護的必要前提。
在申請階段提交高質量的申請文件,是獲得專利權并確保其有效性的必要前提。專利代理師通過對技術方案的理解、分解和挖掘,對權利要求進行恰當的上位和分層布局等,為申請人爭取到最大的保護范圍,這樣的專利申請文件可進入高質量之列。
05|總結
專利布局時機的選擇非常重要,早期布局與晚期布局各有自身的優點,也有其缺點和風險,全周期的專利布局可以發揮前兩種布局的優長,形成高質量的專利保護。
在專利布局策略上,一方面要強化專利布局管理機制,綜合考慮產業、市場、法律等諸種因素,形成嚴密的專利保護墻;另一方面,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狀況靈活采取專利組合策略,既要注重專利組合的多樣化,也要注重專利組合的規模效應。
同時,專利布局需要在專利產生的各階段建立有效的協作溝通機制,確保研發人員、管理人員、專利代理師和專利審查員能夠各司其職和相互配合。最后,我們還需要構建一套科學的專利質量評價與審核機制,不斷改善專利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楊鐵軍.企業專利工作實務手冊[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3:90-134.
[2]?王加瑩.專利布局和標準運營——全球化環境下企業的創新突圍之道[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3.
[3]?劉林青,譚力文.國外“專利悖論”研究綜述——從專利競賽到專利組合競賽[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5(4):10-14.
[4]WAGNERPR,PARCHOMOVSKYG.Patentportfolios[EB/OL],(2004-12-12)[2020-08-18].http://ssrn.com/abstract=582201.
[5]?馬天旗.專利布局[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6.
[6]?丁志新.淺析初創企業的知識產權工作[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7(12):74-77.
1,"七號網"上的內容,包括文章、資料、資訊等,本網注明"來源:七號網"的,其版權均為深圳市七號網絡科技創新服務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公司、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得到"七號網"許可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七號網",違者本網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2,"七號網" 未注明"來源:七號網“的文章、資料、資訊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 來源:七號網 " ,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3,如果本網所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maob@centips.com,我們將及時處理。
看知產資訊,找知產服務,提升客戶價值
掃描二維碼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