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政策是國家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科學技術全方位地對人類社會生活產生重要的影響,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象征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科技政策的制定。在中國,科技政策的制定和新中國的誕生基本是同步的,曾經取得過不小的成就。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作為國家宏觀政策領域的科技政策, 其制定方針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從過去的“科學與政治結合”轉向“科技與經濟結合”。在新的科學技術發展方針的指導下,中國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學技術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發展歷程
以下簡述從1949年建國到現在中國科技政策變化發展歷程。
初步發展時期科技資源配置落后,科技人才不足,研究機構設置散亂,另一方面科技體制不健全,科技發展遠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國家發展科技的意愿空前強烈。因此,初步發展時期的科技政策主要以重組機構和學科,建立隊伍和人員為主要目的。
中國開始了留學蘇聯熱潮,選派研究生和專家赴蘇聯考察、研究和學習。應中國政府的邀請,蘇聯派出專家數千人分批次到中國對科學技術工作和研究進行指導,提供科技資料。
1952 年我國 GDP679 億元,其中,工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 30%,農業占 64%。
1、1949 年 9 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第 43 條明確規定:“努力發展自然科學,以服務于工業、農業和國防的建設,獎勵科學的發明和發現,普及科學知識?!?/span>
2、1949 年對海外的知識分子發出邀請,號召海外愛國知識分子回國建設,吸引高技術專家,設立專門委員會主管留學生回國事宜;
3、1954 年簽訂了中蘇科學技術合作協定;
4、1950 年 8 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發布《保障發明權與專利權暫行條例》;1954 年 8 月,國務院發布《有關生產的發明、技術改造及合理化建議的獎勵暫行條例》。1955 年 8 月,國務院發布《中國科學院科學獎金的暫行條例》。
04|政策成果
1、1949 年 11 月 1 日中國科學院成立,各產業部門和各省、市、自治區也建立起一批研究機構;
2、1950 年,政務院頒布了《商標注冊暫行條例》,同年又批準實行了《商標注冊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3、到 1955 年, 全國形成了由中國科學院、高等院校、產業部門研究機構、地方研究機構和國防科研單位五個方面組成的科學技術系統;
4、科技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得到迅速發展;
5、基礎研究的初步發展和尖端技術的興起。
曲折探索時期主要建立了科技政策體系,以長期、綜合的科技規劃和發展戰略為核心內容,依靠政權的力量實現資源的強化配置,同時國際環境和中蘇關系變動引發了一系列科技政策的制定和調整。
中蘇關系開始惡化;1956 年開展了大規模的整風和反右派運動。
1958~1962年我國經濟最劇烈的一次經濟波動,GDP增長率狂降 27.3%。
1、1956-1967 年全國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
2、1958 年國家科學規劃委員會和國家技術委員會合并中國科學技術委員會(即國家科委);
2、1962 年廣州召開了全國科學技術工作會議, 周恩來作了《論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犊蒲泄ぷ魇臈l》和廣州科學技術工作會議的召開,以及一系列科技條例制定出臺,健全了黨的科技政策;
4、1963 年國家制定了《1963~1972 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
1、大慶油田開發(1959 年)、胰島素合成(1959 年初-1965年)、矮桿水稻培育、原子彈爆炸(1955 年-1964 年)等
2、《科研工作十四條》和廣州科學技術工作會議的召開整頓了科研秩序和科技隊伍,增強了全黨的科技意識,為以后撥亂反正積累了寶貴經驗。
3、1963 年 4 月 10 日國務院公布的《商標管理條例》。
科技與經濟之間缺乏聯系,大量的科技成果無法應用在生產中。同時,過渡時期的科技管理體制還導致——研究工作無效率、科技創新不足,大部分技術群仍然處于落后狀態與較低層次。因此,這一階段中國整體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基礎產業的升級較為緩慢。但科技政策開始出現轉折。
1、1976 年,粉碎“四人幫”;
2、1978 年 12 月十一屆三中全會起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
1978 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有 381 元,1978 年城鎮化水平是 17.9%。
1、1977 年,鄧小平主管科技和教育工作,他在聽取科學家和教授們的意見后,發表了《關于科學和教育工作的幾點意見》的講話,提出“要實現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要能上去”。這個講話成為科技和教育戰線撥亂反正的宣言書,標志著中國科技政策歷史性的轉折點的開始。
2、1977 年 9 月恢復科學技術委員會。1978年改為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
3、1978 年 3 月,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審議通過了《1978—1985 年全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確定了包括農業、能源、材料等在內的 8 個重點發展領域和 108 個重點研究項目,提出了“學習外國, 洋為中用” 的開放措施;
4、同時,還制定了《科學技術研究主要任務》、《基礎科學規劃》和《技術科學規劃》。
科技與教育領域中的撥亂反正重新確立了科學技術的作用和科技工作者的地位。
轉型時期的體制改革仍然是在計劃經濟體制為主的框架下展開。盡管科技改革在多層次展開,但科技與經濟脫節的現象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舊體制下形成的科技系統結構不合理、機構重復、力量分散的狀況依然存在??萍俭w制和科技政策中仍然存在著許多與科技發展規律不符合,與科技需求不適應的問題。
1、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深交所”)成立于 1990 年 12 月1 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創立于 1990 年 12月,同年 12 月 19 日開始正式營業;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入憲法;
3、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
4、金融體制改革。
1993 年,取消糧票制度。
1、1979 年國務院科技領導小組成立,科學研究協調委員會成立,中組部正式發出《關于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的幾點意見》。1987 年完成了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的任務;
2、1980 年 12 月底,國家科委召開全國科學技術工作會議,討論科技發展方向;
3、1981 年 4 月 16 日在轉發國家科委《關于我國科學技術發展方針的匯報提綱》的通知中,中共中央國務院表達了這樣的意見:開始實行科研單位對外“有償合同(契約)制度” 的科技服務,對內則實行課題承包制的科技體制改革;
4、1982 年,中央制定“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戰略方針;
5、1982 年底,國務院批準了國家計委、國家科委《關于編制十五年(1986-2000 年)科技發展規劃的報告》;
6、1984 年,中央提出“科學技術要為國民經濟服務”,激勵高等院校將科技成果轉化成實際的生產力;
1,"七號網"上的內容,包括文章、資料、資訊等,本網注明"來源:七號網"的,其版權均為深圳市七號網絡科技創新服務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公司、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得到"七號網"許可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七號網",違者本網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2,"七號網" 未注明"來源:七號網“的文章、資料、資訊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 來源:七號網 " ,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3,如果本網所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maob@centips.com,我們將及時處理。
看知產資訊,找知產服務,提升客戶價值
掃描二維碼立即關注